钻井装备中钢丝绳保护女神-里巴斯绳槽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来源:河北永明钻井装备公众号(2020-06-07)
钢丝绳保护女神-里巴斯绳槽
绞车是钻机的核心部件,不仅承担着起下钻具、下套管、控制钻压、处理事故、提取岩心等各项钻井作业,很多时候还承担起放钻塔的使命。因此要求卷筒排绳要整齐、规整、安全、可靠。当前,钻井作业施工中,最常见的就是咬绳、压绳、乱绳等问题,大大影响钢丝绳使用的同时造成钻井事故。为了解决咬绳、压绳、乱绳等问题,减少钢丝绳的更换次数,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钻井效率。
河北永明公司专用数控机床加工里巴斯绳槽中
使用里巴斯绳槽技术,钻井厂家河北永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对绞车滚筒进行设计、加工、引用,对于解决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绞车提升过程钢丝绳损坏过快,不易排绳等问题,里巴斯绳槽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在我国钻井行业提升系统中流行的“折线绳槽”一词,是指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适合钢丝绳多层卷绕的绳槽形式。

由于这种绳槽在卷筒周向的大部分区段上保持与法兰端面平行,只在很小的区段上与法兰端面相交,因此绳槽必然出现拐折现象,故而得名“折线绳槽”。折线绳槽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 Lebus 国际有限公司( Lebus International Inc.)的创始人 Frank.L. Lebus 先生发明的,故国外一般称这种绳槽为“Lebus Grooves”,即 Lebus 绳槽,我国称为里巴斯绳槽,早在1900年,Lebus 先生就将该技术引进到了石油钻井行业中。
石油钻机绞车上的里巴斯绳槽
双折线绳槽技术应用前最初采用的是单折线绳槽,后来改进为双折线绳槽。目前钻井设备上应用较多的就是双折线绳槽。双折线绳槽的斜绳槽和直绳槽交替出现,这样在卷筒表面上就出现了两个斜绳槽区和两个直绳槽区。我们所提到的斜绳槽是指卷筒的母线斜交的绳槽,直绳槽就是卷筒母线直交或者与法兰平行的绳槽。斜绳槽一般占周长约1/3,直绳槽约占周长2/3。
未带里巴斯绳槽的岩心钻机卷筒
带里巴斯绳槽的岩心钻机卷筒
里巴斯绳槽工艺、母机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缠绕钢丝绳的质量。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数控机床进行制造加工,但是分体式的里巴斯绳槽,事先将钢丝绳槽加工好,再与挡块和挡绳板组焊到一起,后期进行精心打磨,表面一定要光滑。但是最好还是使用整体式数控加工,这样保证精度,避免变形同时更加符合排绳的规范要求。
河北永明将里巴斯绳槽引入水源工程钻机上
除了绞车的卷筒上增加里巴斯绳槽,其实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平稳性也很重要,在起钻和下钻工程中,对于刹车和离合的控制一定要平稳可靠,不要急停、急刹,要提前进行操作动作的实施。通过对于钢丝绳操作的研究,采用正确的措施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这已在实际钻井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河北永明公司专用数控机床加工里巴斯绳槽中
[责任编辑:dc]
- 行业要闻 >>
- 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
- 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开发矿业”72周年座谈会的通知
- 《全国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印发
- 地质碳汇与清洁能源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国家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网络初步建立
- 202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 2021年度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公示
- 2021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 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2021中国矿业十大新闻”
- 业界资讯 >>
- 强强联合推进钻探仪器设备研发
- 勘探技术研究所RMR项目组赴海洋地质码头开展备航工作
- 中国矿业联合会关于开展地质师申报工作的通知
- 《青海省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通过审查
-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3月1日起实施
- 土耳其卡赞4A工程项目竣工
- 重磅!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庆典活动标识正式公布
- 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地质调查硕果累累
- 省委书记看望“大国工匠”朱恒银
- 探矿工艺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通过中期检查
- 会展预告 >>
- 中国地质展将于明年5月在京举办
- 非开挖论坛【最新日程】
- 国际深水油气工程前沿技术盛会即将召开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时间确定
- 202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论坛日程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 的通知
- 查收!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三号通知!
- 第八届中国矿业展将于明年5月在京举办
-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延期召开“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 人物访谈 >>
- 中国地质大学窦斌:浅谈中国地热资源开发的“根”与“魂”
- 中浅层地热能,清洁供暖新模式
- 海洋深水安全高效钻探的守护者
- 我国采矿科技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间地热市场潜力巨大
- 苏义脑:陆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及其装备进展
- 曾梅香:我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
- 赵阳升院士:把创新成果融入地热等采矿工程领域
- 《人民日报》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
- 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