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联合会关于开展地质师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6日
来源:中国矿业网
各有关会员单位:
为加强行业自律,构建地勘单位与从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地质勘查成果质量负责的诚信自律体系,依据《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地质师管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1)规定,我会拟在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会员单位中开展地质师建设工作。
按照自愿申报的原则,请贵单位依据《地质师管理办法(试行)》组织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地质类技术人员申报。具体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主体
地质师申请人。
二、推荐单位
地质师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如所在单位无上级主管单位,申请人可在信息填报时注明。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所在工作单位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二)地质类专业教育背景;
(三)具有至少7年及以上野外地质工作经历(地质实验测试专业除外);
(四)具有地质勘查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五)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地质勘查项目5个及以上,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地质勘查项目3个及以上;
(六)无不良信用记录;
(七)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身体健康;
(八)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同意推荐。
四、申报专业类别
专业类别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航空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钻(坑)探、地质实验测试等。
五、申报方式
经所在单位和上级单位同意,地质师申请人登录中国矿业网(http://www.chinamining.org.cn/),进入“地质勘查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点击“我要注册”,选择“地质师申报注册”进行注册,审核通过后方可登录系统进行在线申报。申报流程详见附件2。
六、申报内容
申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专业类别、工作经历、工作业绩、项目获奖情况、优秀成果报告获奖情况、个人荣誉称号、个人承诺、本单位及上级主管单位推荐意见等。
七、关于附件
(一)个人信用承诺。申请表中个人承诺内容注明日期,打印、签字、上传(详见附件3);
(二)单位推荐意见。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出具推荐函(详见附件4);
(三)盖章后的申请表。申请表填写完成核实无误后保存并打印,纸质申请表经本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审核后,注明日期、加盖公章、上传。确保提交的信息与盖章后的申请表信息一致。
八、申报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申请人填报时须遵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
(二)随时接受申请,定期发布,原则上每个季度发布一次。
九、联系方式
郭敏 010-66557676 18611584507
附件:1.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师管理办法(试行)
2.地质师申报流程
3.个人信用承诺模版
4.推荐函模版
中国矿业联合会
2022年2月11日
下载通知:中国矿业联合会关于开展地质师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责任编辑:矿业报]
- 行业要闻 >>
- 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
- 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开发矿业”72周年座谈会的通知
- 《全国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印发
- 地质碳汇与清洁能源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国家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网络初步建立
- 202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 2021年度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公示
- 2021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 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2021中国矿业十大新闻”
- 业界资讯 >>
- 强强联合推进钻探仪器设备研发
- 勘探技术研究所RMR项目组赴海洋地质码头开展备航工作
- 中国矿业联合会关于开展地质师申报工作的通知
- 《青海省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通过审查
-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3月1日起实施
- 土耳其卡赞4A工程项目竣工
- 重磅!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庆典活动标识正式公布
- 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地质调查硕果累累
- 省委书记看望“大国工匠”朱恒银
- 探矿工艺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通过中期检查
- 会展预告 >>
- 中国地质展将于明年5月在京举办
- 非开挖论坛【最新日程】
- 国际深水油气工程前沿技术盛会即将召开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时间确定
- 202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论坛日程
-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 的通知
- 查收!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三号通知!
- 第八届中国矿业展将于明年5月在京举办
-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延期召开“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 人物访谈 >>
- 中国地质大学窦斌:浅谈中国地热资源开发的“根”与“魂”
- 中浅层地热能,清洁供暖新模式
- 海洋深水安全高效钻探的守护者
- 我国采矿科技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间地热市场潜力巨大
- 苏义脑:陆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及其装备进展
- 曾梅香:我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
- 赵阳升院士:把创新成果融入地热等采矿工程领域
- 《人民日报》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
- 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